为贫困患者开出三峡“药方”——三峡集团健康

摘 要

  多年来,三峡集团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持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亿元,持续开出健康扶贫“药方”,帮助数以万计的贫困患者治了“病根”拔了“穷根”。 彭德玉脚

多年来,三峡集团积极开展健康扶贫,持续加大健康扶贫力度,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亿元,持续开出健康扶贫“药方”,帮助数以万计的贫困患者治了“病根”拔了“穷根”。

彭德玉脚一滑,从果树上重重摔了下来。

这一摔,不仅折断了整条左臂,更撕裂了这户来自重庆市巫山县曲尺乡大山深处的贫困家庭的生活信心。

“伤势严重得做手术,数万元费用咋付得起?”“果子摘不了卖不掉,孩子上大学的费用咋凑得够?”手术前,一本沉重的“贫困账”,让彭德玉饱受着身心的双重折磨。

手术后,一张暖心的“明白卡”交到了她的手上——3万多元医药费,政府、医院、医保三方合力救助后,三峡集团再“兜底”一部分,最后需要她支付的费用已不到10%。

“只晓得政府扶贫,哪晓得还有企业帮忙!”这是彭德玉第一次听说三峡集团,却不是三峡集团第一次救助“彭德玉”。

“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全球贫困治理最主要的难题之一,也是我国脱贫攻坚“硬骨头中的硬骨头”。

★为医疗费用开出“降压药”★

患有糜烂性胃炎的奉节县贫困户张清,“放心大胆”地住进了卫生院。“以前生病只能买点儿药,哪里敢住院?”

这份敢进医院的“胆量”背后,有政府医疗保险的支撑,也有三峡集团医疗救助基金的兜底。

张清的就诊费用结算表显示,在已报销费用内,除政府医保措施外,三峡集团(县级)医疗救助基金也赫然在列。“住院费用大概1.5万块,各种报销后,我只花了大概100块就出院了!”

一位患者的费用明细。经过兜底救助后,该患者自付比例不超过全部费用的10%。

“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主要是所有贫困人口都参加医疗保险制度。”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健康扶贫提出明确要求。

截至2020年5月,三峡集团已累计投入1.26亿元,在奉节和巫山设立“三峡集团(县级)医疗救助基金”,在重庆市统筹实施“五张网一站式结算”基础上,对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自付比例超过10%的部分给予兜底救助,目前已惠及8万多名贫困群众。

巫山贫困患者拿到的扶贫医疗救助明白卡上,注明了三峡集团(县级)医疗救助基金的出资金额。(摄影:黄先懿)

张清和彭德玉,是三峡集团“(县级)”医疗救助基金的首批受益者。在江西省万安县,数万名贫困群众也拥有“同款降压药”——截至2020年5月,三峡集团已累计投入3180万元,帮助当地5万多名贫困群众代缴医疗商业补充保险。

★“健康兜底网”兜住深度贫困患者★

无病一身轻。走下病床后,恢复劳动力的张清打理起了几亩果园,日子如同果实一般,越过越红火。可久躺在病床上的奉节老乡向继双,却是另一番光景。

身患尿毒症的他每周要进行3次血液透析。与普通疾病相比,罹患重病的医疗费用基数更大,即便有三峡集团(县级)医疗救助基金等措施的救助,他也难以承担10%以内的自付费用。

“我没有劳动能力,挣不了钱。愁医药费,也愁两个娃的学费。”面对贫困处境,向继双只能干着急。

一艘救急难的“三峡小舟”,将坠入人生苦海的向继双拉上了岸。正一愁莫展之时,他收到了三峡集团同舟工程“救急难”行动送来的一万元救助金,一下就解决大难题。

图为三峡集团同舟工程“救急难”行动救助的奉节贫困患者。(摄影:毛翔春)

国家发布的相关指导意见指出,对突发重大疾病暂时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在实施相关医疗保险制度外,还要加大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

三峡集团听令而行,自2015年以来,每年在巫山县、奉节县开展同舟工程“救急难”行动,与三峡集团(县级)医疗救助基金协同互补,形成保障合力,为身处健康扶贫“兜底网”最低部位的深度贫困群众增开第二道“降压药”。

截至2020年5月,三峡集团同舟工程“救急难”行动已累计投入600余万元,帮助240多户贫困家庭减轻了医疗经济负担,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和返贫现象发生。

在云南怒江,三峡集团也安排类似的救急难行动,帮助当地贫困群众治病脱贫。

怒江州白族老人计付梅没有想到,生平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北京,竟是托了腿疾的“福”。三峡集团为她在北京联系了治疗腿疾的医院,并对治疗过程给予全程协助。

这次治疗后,老人的身体和心情越来越好。“我穿上了三峡集团给我买的弹力袜,每天吃着从北京带回来的药,腿疼的毛病好多了。”

★推动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

健康扶贫,既要“控”,也要“保”。

在控制贫困群众医疗费用支出的同时,三峡集团通过改善医疗基础设施条件、加大医护人员培训等方式,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贫困地区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

三峡集团援建的奉节县康坪乡卫生院

开设15大病区,开放床位500余张,使用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在三峡集团的资助下,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中医医院,这所昔日设施简陋、“产能”低下的乡镇卫生院,已顺利完成“供给侧改革”——修建新楼、添加设备后,医院的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快速提升,如今已迈入三级中医医院行列,极大改善了老百姓的就医环境。

紧邻三峡大坝的秭归新县城,是三峡库区整体搬迁的第一座县城。三峡集团铭记秭归移民的“迁地”之恩,并予以倾力回报。

秭归县中医医院,便是三峡集团帮助秭归实施健康扶贫的“地标”。多年来,三峡集团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秭归县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渐次升高的不止一栋栋新建的医院大楼,还有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的就医信心。

三峡集团援建的秭归县中医医院大楼

在彩云之南,三峡集团将医疗设施设备,搬进贫困程度较深的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普米族。

在草原之北,三峡集团援建内蒙古深度贫困县、传染病多发地区巴林左旗一所1000平方米的结核病防治所。

……

从雪域高原,到滚滚长江,从革命老区,到大漠边疆……截至2020年5月,三峡集团已累计投入9800余万元,为多个贫困地区新建县医院15所、乡镇卫生院28所,新建扩建村卫生室52所,还捐赠了一批批医疗设施设备。

三峡集团援建的内蒙古巴林左旗结核病防治所

在这场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中,三峡集团软硬件“两手抓,两手都硬”。

“如何正确操作心电监护?”“基层医院如何做好优质护理?”……2019年8月,250余名医护人员,在奉节县人民医院接受了由三峡集团组织发起的一次高质量业务培训。

“此次培训,加深了学员对护理管理的认识,提升了奉节医院护理质量及优质护理能力。”奉节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2019年,三峡集团在定点帮扶的四个县(旗),共培训医务人员2907名,有效改善了乡村医疗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5月,三峡集团已累计投入326万元,用于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诊疗水平,促进了贫困地区健康事业发展。

★为贫困妇女儿童撑起健康“保护伞”★

十多年前,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某山村内,年逾六十的老人任锐捡到了一名患有唇腭裂的弃婴,为他取名“任梦”。

任梦是不幸的。唇腭裂让他说不清楚话,也交不到朋友。任锐想送他去做手术,可爷孙二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任锐每年2000多元的低保,实在有心无力。

梦梦又是幸运的。他遇到了爱他的爷爷,还遇到了免费提供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幸福微笑”公益项目。

“我变帅了!”术后,梦梦通过镜子认识了全新的自己,也迎来了全新的生活。

自2007年开始,三峡集团已连续多年捐助由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组织发起的“幸福微笑”公益项目。“三峡集团是最早派出志愿者的单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国际合作部部长李晓琳说。

截至2019年,三峡集团已成功帮助600余名贫困唇腭裂儿童免费实施修复手术,并为他们提供发言矫正、心理咨询和支持等服务,帮助他们改变不幸遭遇。

三峡集团长江电力捐助的“幸福微笑”公益项目。

健康扶贫,一个都不能少。在关注贫困儿童健康的同时,三峡集团也为贫困妇女撑起健康“保护伞”,有效控制妇女儿童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增量。

患有白血病的昭通市水库移民陈女士,在快要放弃治疗时,收到了三峡集团送来的3万元大病救助款。在此之前,为筹集医疗费用,陈女士的父母甚至想要卖房。

“绝不能让移民卖房治病!”三峡集团得知消息后,从“水库移民妇女发展基金”中为她筹措了这笔医疗费用。

在金沙江库区,三峡集团出资3000万元,与全国妇联共同设立“水库移民妇女发展扶持基金”,重点帮扶库区移民妇女及移民家庭脱贫攻坚。

水库移民妇女发展扶持基金救助金发放仪式

瘫痪在床的绥江县移民文大姐,身患重症的水富县移民罗大姐……扶持基金的投入,为金沙江库区的许多贫困移民妇女减轻了医疗负担,帮助她们重燃了生活希望。

从金沙江出发,无论是溯江而下,还是依山北行,亦或是一路向西,三峡集团帮扶贫困患病妇女儿童的足迹,始终可循。

在巫山县、奉节县、新疆皮山县,三峡集团投入数百万元,开展关爱妇女儿童健康的体检活动,提升贫困群众对健康的认知,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在内蒙古巴林左旗哈拉哈达镇,三峡集团邀请来自北京权威医院的专家教授,为当地妇女带去健康知识讲座,并进行义诊,让贫困妇女不出家门,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三峡集团帮扶的不少患病贫困群众已走下病床,养好了患病身子,摘掉了“贫困帽子”,过上了小康日子。

但三峡集团并未停下脚步。

2020年,三峡集团在4个定点扶贫县投入9740万元健康扶贫资金,目前已经全部拨付到位。三峡集团正铆足干劲,织密健康扶贫“兜底网”,帮助贫困群众彻底治“病根”、拔“穷根”。

(来源:三峡公益 文中引用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三峡集团公益基金会提供)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